1000_165px;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嘉峪关市八届六次会 > 提案建言

970_105px;

关于开发利用嘉峪关丝路古道的提案

发表时间:2016-4-20

第37号



案由:关于开发利用嘉峪关丝路古道的提案
提案者:魏永军 刘嘉毅 程茂林 吴 卉 窦雁红赵淑敏 韩淑华 韩天玉 李 忠  许福仓
内 容:
       嘉峪关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交融汇聚。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嘉峪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但是,认真分析存在的不足,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仍然开发利用不够。以外地游客在嘉峪关过夜旅游为例,如果不去方特、不去魏晋墓,仍然无处可去、无处可游。这说明,我市虽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开发利用不够,旅游资源供给不足,现有旅游资源不满足游客的实际需要。在此,建议开发利用黑山峡谷丝路古道,为广大游客提供新的、更多样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黑山峡谷西入口距悬壁长城西北约 3公里,东西长约 15公里,是一条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极具观赏价值的峡谷,是尘封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是人们一探究竟的旅游胜地。        

       开发利用黑山峡谷,建设嘉峪关丝路古道主要理由如下:
       1.黑山峡谷——张骞通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经过之道。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经过嘉峪关市境区,主要有南北中三条道。南线,沿北大河过“天生桥”,一路向西;中线,过嘉峪关关城,往西而去;北线,从野麻湾、黄草营村进黑山峡谷,穿谷西行。明代修筑嘉峪关关城之后,断“天生桥”,堵黑山峡谷,丝绸古道只留嘉峪关关城一途。据历史资料记载,汉代张 骞通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都是走这条道。
       2.黑山峡谷——存留着历史遗迹古玉门关遗址
       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关隘玉门关,是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交通发展而兴建的。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并成教授经过 20年的研究考察求证后认为,最早的玉门关应在今嘉峪关市北的石关峡(即黑山峡谷口)。李并成教授认为嘉峪关市石关峡设置玉门关,置关时间在汉武帝时期李广利二次伐大宛之际。后来,随着汉王室西方战略的需要,遂将玉门关迁至敦煌郡西北处,但石关峡至今仍残留关址和汉长城遗址。在玉门关遗址,人们可以肉眼看到用沙石、芦苇和红柳叠压修筑的烽火台,以及其它城堡的遗址。2015年 7月 27日至 28日,来自国内的 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嘉峪关市,开展“寻找最早的玉门关”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考察,专家学者对李并成教授的学术成果进行研讨,形成了共识。新华社为此发了通稿,国内外各大媒体刊发了新闻报道。
       3.黑山峡谷——遗留着人类最古老的美术作品“黑山岩画”
       黑山峡谷中留存的黑山岩画全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据关城文管所普查,峡谷内共发现有自战国至明代的岩画 5处,计 212幅。自 1972年发现后,甘肃省政府 1981年 9月 10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 1987年、2006年和 2008年三次普查,2013年 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画主要分布在石关峡口、四道沟、红柳沟和摩子沟等处绵延 2公里的黑山峡谷两侧的峭壁上。画面大小不一,一般高为 0.2—2.4米,宽约 0.3—3米。内容描绘的场面有舞蹈、围猎、射雁、骑马、骑骆驼、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猎、列队练武、射箭等等。画面反映了古代牧民对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岩画对研究古代西北地区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历史及科学价值,是研究古代西部民族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4.黑山峡谷——呈现着最壮丽的西部自然风景
       峡谷由浅入深,宽处约三十余米,窄处有三四米。峡谷两侧,石壁陡峭,怪石林立,油黑如漆。岩层形成年代不是非常久远,大多是尚未石化的沉积岩。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断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赤红、浅绿、淡黄、青灰、炭黑等等,类似于丹霞地貌,给峡谷、绝壁罩上了奇幻、神秘的气氛。因受常年风化,崖壁的形态也千奇百怪:有的像怪兽怒目而视,有地像雄鹰振翅欲飞,有的像武士肃然而立;有的地方岩块突兀,似乎要坠落,有的地方凹陷,洞龛能住下多个人。西风掠过峡谷,在切削峭壁,发出凄厉的怪声。峡谷西端,深处有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形如骆驼、奔马、卧牛、恐龙、骷髅,形态生动。
       5.黑山峡谷——记载着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史料
       距峡谷口一公里的高耸崖壁上,有一块明代石刻“北漠尘清”。石刻整个画面高 60厘米,宽 24厘米,双线阴竖刻“北漠尘清”四个大字,字迹清晰,字体工整,浑厚苍劲。大字左侧竖刻“大明万历己肃州兵备广陵师古书”15个小字。“北漠尘清”寓意北方边疆平定,尘埃落定,动乱休止,社会稳定,百姓得以安心生产,生活的太平景象。
       6.黑山峡谷——保留着明代修筑长城时的采石场修筑嘉峪关关城的石材采自哪里,采自黑山峡谷。峡谷深处,有一座灰白色的山头,正是明代修筑嘉峪关关城时的采石场。石质为灰白色大理石,山下及沟里遍布残存的巨石,有石条、磨盘、碾子等半成品和开石的凿痕。有采石时采石工人生活遗留下的水井等。
       7.黑山峡谷——盛产历史名砚“嘉峪石砚”
       黑山之所以被称为黑山,就在于满山的石头呈“黑色”,黑山即由黑色的嘉峪石构成。黑山嘉峪石质理润泽,青黄绿赤诸色鲜亮,《肃州志》记:“嘉峪关石出嘉峪山,可作砚,色青紫,与崆峒栗亭砚相仿,又称地淄石。 ”明代侯秩《嘉峪砚铭》中说:“兹曰三德,体质润泽,既不废笔,也不废墨。”甘肃省博物馆现存一方古琴形单砚,长 19厘米,宽 6厘米,砚背有“嘉峪古砚”四字铭文,是兰州彭泽墓出土的陪葬品。新城魏晋墓出土文物中有调颜料的嘉峪石片,1600年前就开采使用嘉峪石了。
       黑山峡谷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久远的人文历史历来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推崇,有关方面也就开发利用好这一珍宝做了积极的调查研究。2015年 6月,市政协组织有关委员,实地察看了黑山岩画的分布和保护情况,并与市文物局、市国土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保护利用进行了座谈讨论,向市委报送了“关于保护和开发利用黑山岩画的建议。2015年秋天,市文联采风团组织有关人员对黑山峡谷进行了探访,对嘉峪关黑山怪石林和黑山峡谷丹霞地貌组织了摄影展,等等,为宣传和开发利用黑山峡谷丝路古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建 议:
       1.全面开发利用黑山峡谷,把她建设成为嘉峪关丝路古道,吸引广大游客一睹古丝绸之路的风貌,感受嘉峪关丰厚的历史文化,雄宏的西部风光。延长游客在嘉峪关的停留时间。
       2.修建悬壁长城至黑山峡谷旅游道路,峡谷内建设木栈道,为游客提供访古探险游。
       3.全面清理峡谷内砖瓦厂、石料厂,禁止开矿、挖沙、取土,恢复古丝绸之路原貌。
       4.按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理念,认真挖掘峡谷中珍存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延伸外延,科学规划、现代包装、积极推荐,把她打造成嘉峪关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
承办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上篇:

下篇: